第一节 国际商业贷款
1.识记:国家商业贷款的特点
(1)除了出口借贷是协定汇率,对低收入国家有所优惠外,贷款利率通常 是按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计算的,利率水平总体而言,由国际金融市场上借 贷供应关系变化决定的。
(2)国际商业贷款体现出借款人在使用款项方面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只要 不是用于非法目的,均可在借贷协议 中与贷款人约定用于任何用途,贷款 人一般也不会施以除商务条款以外的其他限制条件。
(3)贷款方式灵活,手续简便。
(4)资金供应充足,借款人可选用各种货币。
2.识记:保护性条款 国际贷款协议中的保护性条款基本已成为贷款协议的必备条款或共同 条款,包括:先决条件条款、陈述与保证条款、约定事项条款、违约事件 条款等。
(1)先决条件条款是国际贷款协议的重要条款。它明确了当借款人满足条 件时贷款人才发放条款,以及每次提款时所需要满足的条件。这种规定中 的条件就是先决条件。
(2)陈述与保证条款是借款人对与贷款有关的事实,包括法律、财务、商 务等状况作出说明,并且对说明的真实性或者对自己承诺的其他义务作出 保证。
(3)约定事项条款,一般有以下集中约定事件:消极担保条款、比例平等 条款、财务约定、贷款用途、资产处理限制或者保持资产条款、合并条款、 其他约定事项。
(4)违约事件条款,在实践中也有称终止事件或加速事件的。
一般有以下 几种违约事件:交叉违约、重大不利变化、控制权变更。
3.识记:银团贷款的概念
所谓银团贷款,也称为辛迪加贷款,是国际中、长期贷款市场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一家或几家银行牵头,多家银行参加而组成的国际性 的银行集团按照内部的分工和比例根据相同的贷款条件共同向一个借贷人 提供贷款的资金国际融通方式。
4.识记:银团贷款的当事人
(1)牵头行:也称经理行,通常是借款人选定的具有相当声誉及实力的银 行,并接受借款人的委任,邀请召集银行银行沟通组建银团以提供贷款的 银行。
(2)代理行:指全体银行贷款的参加行的代理人,代表银团负责与借款人 的日常业务联系,担任贷款管理人角色的一家银行。
(3)参与行:指参加银团并按各自承诺的在国际银团内份额提供贷款的银 行。
(4)借款人:国际银团贷款中的借款人通常包括:企业法人、各国政府、 国家机构、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等。
(5)担保人:以自己的资信向债权人保证对债务人履行债务承担责任的法 人。可以是私法人如公司,也可以是公法人如政府。
5.识记:银团贷款的特点
(1)筹款金额大、期限长。
(2)分散了贷款风险。
(3)避免了同业竞争,增强了业务合作。
(4)不附带诸如贷款必须与购买贷款国商品相结合(出口借贷方式)等的 限制条件。
(5)筹资方式灵活、时间较短,费用也比较合理。
6.识记: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又称工程项目筹资,是国际上为某些大型工程项目筹措资金 的一种方式。
项目融资的筹款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①项目融资的对象,不是项目的 发起人,而是针对特定的工程项目发放的贷款,其款项的发放不是基于项 目发起人的资产与信誉,而是以特定项目的预期经济收益和资产价值为主 要因素。
②项目融资是一种追索权受到限制的借贷方式。
③贷款依靠项目 的营业收益来还本付息。
项目融资的特点:
①项目公司是独立于其发起人之外的一个法律实体, 贷款人提供项目所需要的绝大部分资金
②项目公司对偿还贷款承担直接责 任,项目的发起人只提供有限的保证或担保
③由其他第三人如供应商、项 目产品的买主或有关政府机构承担义务,向贷款人提供信用支持
④项目的 债务不反映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是属于资产负债表外的融资。
7.识记: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 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 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 赤道原则仅适用于 1000 万元以上的项目融资、是金融机构的行业基准、 是软法规范,其次,赤道原则只关注与项目融资有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8.识记:见索即付保函
指由担保人应申请人的要求或指示以书面形式出具的凭提交与承诺条 件相符的书面索款通知和保函可能规定的任何类似单据即行付款的付款承 诺。
9.识记:浮动担保
浮动担保也叫浮动抵押,是债务人以其现在的及将来取得的全部财产 或者某类财产为债权人的利益而设定保证,于约定事件发生时,担保标的 物的价值才能确定的一种担保。
第二节 国际银行监管
1.识记:国际银行监管的概念与巴塞尔委员会 国际银行监管是对国际银行负有监管责任的监管主体,根据相关的监 管制度安排,对国际银行及其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管束和处理,以防范 系统风险,保护存款人和维护国际金融体系安全稳健的活动总称。 从内容上看,巴塞尔体系主要有两条主线:国际银行监管标准的确立 和国际银行监管职责的划分。
2.识记:监管资本标准
(1)监管资本标准,又称为资本充足率标准,是指银行监管资本与加权风 险投资的比率不得低于规定的水平。资本充足率不是简单地用银行的会计 资本除以总资产,而是用监管资本除以风险加权资产。
(2)《巴塞尔协议Ⅲ》规定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候不得低于 4.5%;《巴塞尔Ⅰ》的核心内容是规定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8%。
(3)2010 年 12 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Ⅲ: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 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
(4)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流动性是银行在可接受成本下为资产的增 加和在债务到期时履约的能力。易言之,流动性是银行以合理的成本在其 需要资金时获得资金的能力。与之对应,流动性风险是银行无法及时以可 接受成本满足所需流动性的可能性。
(5)《巴塞尔Ⅰ》最初仅针对信用风险,但随着国际银行因参与金融交易 而发生的倒闭事件增多,1996 年 1 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资本协议市场 风险修订案》。《修订案》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充足率计算的范围,构成 对 《巴塞尔Ⅰ》的修改。经修改后,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 总资本(一、二、三级资本)÷[风险加权资产(银行项目)+市场风险所 需资本(交易项目)×12.5]>8%。
(6)巴塞尔委员会经过对《巴塞尔Ⅰ》修订于 2004 年 6 月发布了《巴 塞尔Ⅱ》。《巴塞尔Ⅱ》有三大创新:
①建立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审查机制和市场约束,以后二者对前者的补充,减少对最低监管资本 的过度依赖。
②允许具有风险管理能力的资深银行运用内部评审系统评定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内部评级代替《巴塞尔Ⅰ》对每一类资产标准化 的风险加权。
③允许银行采用外部评级机构提供的信用等级,将主权债权、 企业和银行债权等细分为多个等级,旨在提高风险敏感度。经修改后,国 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总资本(一、二、三级资本)÷信用风 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所需资本+操作风险所需资本)×12.5]>8%。
(7)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尚未充分实施的《巴塞尔Ⅱ》的重大 缺陷,于是巴塞尔委员会在 2010 年 12 月发布了《巴塞尔Ⅲ》,对监管 资本标准进行了重要修改。
主要包括:
①提高资本比例②严格资本标准。
3.识记:母国并表监管
母国并表监管发挥着重要作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东道国对国际银行在其境内的机构具有监管的权利和责任。国际银行在东道 国设立机构除需要母国同意外,还需获得东道国的同意。
二是母国的并表 监管需要与东道国的密切合作来完成。
4.识记:备忘录
备忘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性质、监管信息共享、现场检查与非现场 监管、请求办理、保密规定。 以备忘录为主要形式开展的国际银行监管合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突出的体现在以下方面:虽然母国与东道 国根据备忘录会开展一定的监管合 作,但由于备忘录不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双边条约,在一方不履行对方提 出的 请求的情况下,请求方不能获得法律救济。这样,监管合作只是建立 在利益需要以及信誉而非法律的基础上,因而缺乏牢靠的法律保障。此外, 当事方以及国际社会对备忘录的履行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这不可避免地 导致各 国在监管合作中的不均衡、不充分和不连贯。
历年真题回顾:
1.简述项目融资的特点。(2021.4;简答第 32 题;5 分)
答案:
(1)项目公司是独立于其发起人之外的一个法律实体,贷款人提供 项目所需要的绝大部分资金;(2 分)
(2)项目公司对偿还贷款承担直接责任,项目的发起人只提供有限的保证 或担保;(1 分)
(3)由其他第三人如供应商、项目产品的买主或有关政府机构承担义务, 向贷款人提供信用支持;(1 分)
(4)项目的债务不反映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是属于资产负债表外的 融资。(1 分)
2.关于银团贷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019.8;单选第 18 题;1 分)
A.银团贷款分为直接银团贷款和间接银团贷款
B.直接银团贷款中,借款人只与牵头行签订贷款协议
C.各贷款银行组成银团后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新的参加行或退出银团
D.银团贷款对银行而言并不能分散贷款风险
答案:A
3.简述赤道原则的概念及适用范围。(2019.10;简答第 32 题;5 分)
答案:赤道原则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 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 个金融行业基准。(3 分)
适用范围:
(1)只限于 1000 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融资;(1 分)
(2)只关注与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1 分)
4.银团贷款的当事人主要有(2018.10;多选第 27 题;2 分)
A.牵头行 B.代理人 C.参加行 D.借款人 E.担保人
答案:ABCDE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